雪莲果又叫菊薯、雪莲薯、地参果,茎直立,圆形实心,紫红色,丛生,高2-3米。雪莲果有药用价值还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丰富。但是雪莲果采收后容易失水腐烂。而雪莲果放冷库能保鲜6至7个月左右。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一、雪莲果入库前的管理工作 1、雪莲果的采收 雪莲果采收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要注意适时采收,如过早雪莲果容易开裂,影响贮藏品质。如过晚,雪莲果会失水过多,降低食用价值。另外雪莲果采收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机械损伤。 2、雪莲果筛选和包装 雪莲果贮藏在冷库须完整、完好、未腐败变质、无虫害、机械损伤和擦伤、损伤、无异味的; 不能影响产品整体外观、质量、耐贮性和包装后外观的极轻微表皮缺陷。 雪莲果的包装材料必须清洁且为食品级质量,包装的容器符合质量卫生、通风强度的要求。包装容器不得带有异物和异味。 3.、雪莲果预冷 雪莲果放入冷库之前要进行预冷,预冷时间安排在雪莲果采后的12h内进行,预冷的目的是降低雪莲果的呼吸强度,阻止果实的衰老,延长雪莲果的贮藏时间,同时还能防止雪莲果老化。 二、雪莲果冷库贮藏期间管理 1、冷库设备提前检修清洁和降温 雪莲果贮藏前需要试运行制冷设备和修理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库房应干燥整洁无异味气体。库体地面有防鼠防潮防虫防火设施。 入库前3~5天开机降温,温度控制在预定温度8-12℃左右。 2、雪莲果在冷库中贮藏适宜温度是8-12℃,适宜湿度为80-85%,在贮藏期间要保证冷库内的温湿度度恒定,温度波动一般不超过±0.5℃。如果贮藏温度较低会引起雪莲果果实产生冷害。如果温度过高,雪莲果的呼吸强度高,影响雪莲果的贮藏效果。另外如果湿度不够可采用地面喷水的形式增加湿度,如果湿度过高,可以采用通风换气。 3、储藏码垛 雪莲果入库后应按品种分类码放,码放应该安全平稳,方便、节约面积,根据不同的包装材料选择不同的堆码方式。货垛应该分等级分批次进行堆放,距离墙面不少于5cm。堆垛时有相应的垫垛,垫垛不得低于2cm。 4、其他注意事项 储藏期间库门要关严实,避免冷库内冷量的流失; 定期要对冷库进行通风换气,更新冷库内的空气,一般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早晨或傍晚进行。定期抽样检查,检查雪莲果是否出现病害、冷害、失水及腐烂等果实,如果出现及时剔除。 减少不必要的进库次数和冷库内部作业时间,人体和货物的进出、库门的开关都会对库温、湿度造成影响。 冷库制冷的蒸发器要注意经常除霜,以免影响制冷效果。 三、雪莲果冷库出库管理 雪莲果出库要注意搬运过程注意:轻拿、轻放、轻搬,避免造成机械伤害; 出库前应进行回温,让库温缓慢回升后接近室外气温再出库;如采用冷链运输的雪莲果,无须回温处理; 运输时中长途运输应实施冷链运输,中短途运输可选择常温运输。
今天准备了茄子采收后如何低温贮藏和运输,还不太了解的朋友们,跟佰特一起来看看吧! 茄子的采收标准 茄子的采收以嫩果为主,观察萼片与果实连接处的白色或浅绿色的环状条带,这条环状条带已趋于不明显或正在消失,是采收适期。如采收晚了果肉变软,种子发硬,风味变劣;采收过早,不但影响产量,还容易萎蔫,不耐运输。 茄子的包装和预冷 夏季采收的茄子因为温度高,呼吸作用强,蒸腾水分多,特别是远距离运输,需要在原产地进行最快时间的预冷。在预冷库内快速冷却,把蔬菜内部的热量散出,同时有效抑制茄子自身携带的病菌。冷却后的茄子采取低温运输方式,有条件的应用冷藏车运到冷藏库进行冷藏。 如果原产地无条件进行预处理,在到达经销地后,进入冷藏库储藏前,也需要进入预冷库,采取逐步降温的方法对茄子进行预处理,抑制茄子的呼吸作用并防止病害的发生。 一般预冷阶段,以茄子最终温度9~12℃为宜。 三、茄子的贮藏 采收后的鲜嫩果新陈代谢旺盛,含水量高,不宜久贮,即使在低温条件下贮藏也比较困难,应及时投入市场。为了延长秋茄子的供应期,达到堵缺增效的目的,目前蔬菜保鲜,主要是低温冷库与生物性保鲜这两大主流保鲜方式的技术;除此之外还有埋藏和临时贮藏等。 不论是哪种贮藏方式,贮藏时须按品种、等级与规格分别存放。堆码时要小心谨慎,轻卸、轻装,严防挤压碰撞,严防果实损伤。堆码方式须保证气流能均匀地通过垛堆。贮藏库须有通风换气装置,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及时剔除皱缩果或病虫害果。 佰特一一和大家介绍贮藏方法: 茄子冷库贮藏温度 茄子的冷库贮藏温度为10~12℃左右,相对湿度90~95%。事实上,茄子也因为品种、采收期不同,储存温度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夏收茄子,冷害温度为9℃,秋收茄子贮藏适温在8℃,红茄子适宜的冷库储存温度就在13℃左右。 如茄子采用气调库贮藏,温度可以不用太低,13℃的低温冷库环境下,用聚乙烯薄膜帐子进行密封,控制帐子内氧气、二氧化碳、乙烯等气体的成分。佰特制冷建议,10℃的冷库温度下,茄子的气调保鲜效果非常好,此法贮藏一个月左右,腐坏率在12~13%左右。 (2)埋藏法: 如果有现成的地沟可直接使用,若没有,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东西向挖一条宽一米,深一米左右的坑,长度视储存量而定。 沟备好后,将茄子均匀码进沟内铺匀,每码5~6层左右,就铺一层牛皮纸,顶层用玉米秸覆盖,再覆上一层十几厘米厚度的土即可。不过此法不适于寒冷地区,温度过低容易造成茄子冻伤。 (3)临时贮藏: 临时贮存须在阴凉、通风、清洁、卫生的条件下存放,严防暴晒、雨淋、高温、冷冻、病虫害及有毒物质的污染。如空气过分干燥,果皮易皱,果实上应加盖聚乙烯薄膜,防止果实萎蔫。茄子在常温(23~30℃)下的保鲜期为5d左右,而小包装茄子(托盘包装)在12℃下的保鲜期为14天左右。 此外,晚秋后棚室温度低,植株不能正常生长,但能维持一段时间不死,让果实继续挂在植株上不摘下来,比采摘下来贮藏保鲜效果好得多,但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15天。用苯甲酸洗果,单果包装,温度控制在10~12℃,贮藏30天,好果率可达80%以上。 四、茄子的运输 (1)运输前的清洁工作:茄子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污染。每次使用时,必须预先对运输工具的装货空间进行清扫和熏蒸消毒。 (2)运输前的预冷工作:在装运之前宜将温度预冷到9~12℃。 (3)运输中的注意事项:在货厢内要有支撑,以稳固装载,堆码不宜过高,并留有适当空间,运输时,应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短途运输时,严防日晒、雨淋;长途运输时,运输过程中温度宜保持在10~14℃。在冬季运输或在寒冷地区运输,可用保温车或保温集装箱;在夏季运输时,用冷藏车或冷藏集装箱。运输过程中货箱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90%~95%。 看完了上面的内容,你学会了吗?希望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对朋友们能有所帮助!
茶籽原料的贮藏是制取优质油重要的一环。通常油茶籽贮藏期不宜超过5个月,油茶籽加工企业只在11月至次年4月进行生产茶籽,因此油茶籽的保存时间、保存条件均对其稳定性和品质产生显著影响。 国内常采用以下四种方式贮藏油料: 干控:通过控制茶籽水分,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干燥环境的贮藏技术。 温控:指控制原料贮藏温度,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低温环的贮藏技术。 气控:通过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配比,达到杀虫、抑霉目的,保持茶籽品质的技术。 化控:指利用药剂产生的毒气阻断虫霉正常的代谢过程,达到杀虫抑菌目的的防治技术。 今天主要分享油茶籽利用冷库进行低温贮藏的方法: 一、油茶采收与处理 每年10~12月油茶籽成熟,果实成熟标志为果皮光滑、色泽变亮,红皮类型果实成熟时果皮红中带黄,青皮类型青中带白。采收均宜分别在“寒露”和“霜降”两个节气前3天、后4天进行统一采收,果实采回后,堆放5~6天,除尽杂物晾晒脱粒,使茶籽含水量降至15%以下,并尽快运送加工成油。 二、油茶籽的包装 室温条件下油茶籽包装材料对其贮藏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油茶籽包装材料宜采用真空包装,真空缺氧条件下好氧性微生物霉菌不易生长,茶籽保存过程中烂籽率明显低于非真空保存条件下烂籽率。 (三)油茶籽的保存 为了保证油茶籽和茶油的品质,在进行油茶籽贮藏保存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剥壳真空贮藏的方式来贮藏,不仅贮藏效果好,而且可以大大减少贮藏仓库的容积。 (五)油茶籽贮藏温湿度条件 油茶籽贮藏效果的综合评价最好的为贮温4℃、含水量6%,90天后仍能保持较好品质; 其次油茶籽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5.5%,水分含量9.8%以下,贮藏7个月后,油茶籽发生霉变和虫害现象较少,油茶籽中所含油脂的氧化程度较低,但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 相对湿度超过80%时,油茶籽贮藏5个月后开始发生霉变,个别指标(如酸值)超过国家规定,贮藏期不宜超过5个月。
大豆有很多种,常见的有黄豆、蚕豆、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豇豆、豌豆、菜籽豆、扁豆、芸豆、鹰嘴豆、木豆等,种皮光滑,籽粒坚硬,大豆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在空气湿度大时容易吸湿,经夏季高温影响后,易变色变味,严重的发生浸油,同时,高温高湿还易使大豆发芽率降低。所以储藏好大豆要做好防潮防高温的工作。 今天湖南佰特制冷小编分享大豆储藏的方法: 大豆的储藏方法步骤: 1.充分干燥:大豆脱粒后要抓紧整晒,降低水分。需要长期储藏的大豆水分不得超过12.5%,含水量再高,就容易霉变。 2.低温储藏::用冷库储藏大豆,既可以隔绝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和害虫感染,又能防止浸油、赤变,有利于保持大豆的品质。 根据调查,将干燥的大豆装入冷库密闭储藏,温度保持在10℃,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可以有效地防止大豆浸油赤变,保持其原始品质; 3.适时通风:新入库的大豆籽粒间水分不均匀,加之后熟作用,呼吸旺盛,大豆堆内湿热积聚较多,同时正值气温下降季节,极易产生结露现象。因此,大豆入库3~4周左右,应及时通风,散显散热,以增强大豆的耐藏性。
冷库回油不良,压缩机因缺油而无法把足够的油输送到各润滑部位,使得各润滑部位的摩擦由下而上依次加剧(尤其是上部的动盘轴套与曲轴柄销很严重,因其受力是其下部另两个润滑部位的若干倍)摩擦导致动盘轴套发热,使轴套烧毁,卡死,情况严重时会导致轴套严重磨损并破碎。而在这种情况下电机温度会升高造成保护器动作频繁导致保护器失效,持续的大电流加在失去保护的压机上引起电机绕组烧毁。 首先冷库制冷系统回油不良的原因有以下: 1.制冷系统方面:毛细管堵塞、储液筒内回油不孔不通,孔的大小不合适,进出口接反等等。 2.压缩机方面:油路堵塞、无吸油片、出厂时油量充填。 3.冷库工程安装方面:管路没有回油弯,管路中隐藏着硬折弯、管路穿墙时异物进入管路或管路过长且高度差过高时没有给系统追加适量冷冻机油和冷媒等。 4.冷库使用方面:因系统泄漏而导致系统缺油、频繁除霜等。 针对冷库制冷系统回油不良的对策: 1.冷库制冷管路较长、内外机落差较大的情况下,应给系统追加适量的冷冻机油和冷媒。 2.冷库安装时应注意在管路中设置回油弯,以改良回油环境。 3.冷库安装时要注意冷库蒸发和压缩机的落差。
由于制冷机组使用频率比较高,使用强度也比较大,因此容易发生缺氟现象。会导致动静盘的中心部温度会升高,达到定温度时回导致端密封圈熔化,其融化物粘在动静盘间,使动静盘摩擦力增加,情况严重时动静盘会卡死或破裂,这时电机温度也会上升造成保护器频繁动作,以致保护器失效,电机烧毁等等,另外由于O形圈的碳化,会造成高低压失效,压机通电启动时排气压力小。 在日常使用冷库中如出现这些情况可以判断制冷机组"缺氟": 1.制冷量降低、制冷效率变低。 当冷冻机组的制冷量降低的时候,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无疑,只要冷冻机缺氟,尤其是大量缺氟的时候,冷冻机的制冷量绝对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企业造成影响。 2.压缩机负载变大。 虽然压缩机负载变大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冷冻机缺氟的话,压缩机负载是必然会变大的,很多时候,如果风冷或水冷系统没有散热不良的故障的话,可以确定压缩机负载变大是因为缺氟。 3.排气温度高。 排气温度高是冷冻机较为常见的一个现象,通过排气端的压力和温度表能够清晰的读出来排气温度的高低,排气温度高并不是罕见的现象,这导致很多人面对冷冻机排气温度过高的时候的消极应对,事实上,排气温度高,不管是由于油分离器运行不正常、缺少冷冻润滑油或是缺少冷媒、抑或是其他问题引起的,都应该进行注意。 4.能源消耗大、压缩机磨损大。 由于冷媒缺失,造成冷冻机组无法满足制冷需求,冷冻水出水温度不达标,因而压缩机会增加负载来满足冷冻水出水需求,进而造成电力资源消耗大、且压缩机磨损大的情况。 所以面对冷库制冷机组缺氟运转的情况可以考虑这些对策: #保证冷库制冷系统内的冷媒量。 #冷库设备压力保护参数值要设置合理 #冷库工程安装后检查各管接头和焊接处是否泄漏。 #冷库压缩机系统中定要加上低压保护器。